您好!欢迎访问long8-龙8(国际)唯一官方网站官方网站!

营业时间
MON-SAT 9:00-18:00

全国服务热线
0571-87859897

公司门店地址
杭州市滨江区月明路66号浙水大厦A座

龙8新闻资讯

龙8国际港口建设叠加硬实力 青岛国际航运服务提升空间广阔

来源:网络日期:2025-07-15 浏览:

  7月11日,《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2025年全球十大国际航运中心城市排名新鲜出炉。排名结果显示,青岛力压日本东京、韩国釜山,由第15位跃升至第13位,继续领跑中国北方港口群。

  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国际航运枢纽,青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long8-龙8(国际)唯一官方网站港口在保持业务量稳健增长的同时,积极推进绿色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和创新活力。

  历史总在潮起潮落间镌刻奋进的足迹。站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划的重要节点,青岛正抢抓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机遇,继续以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开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新局面,在全球航运格局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作为承担全球80%货物运输的行业,航运业不仅是全球贸易的血脉,更是推动区域经济繁荣和全球供应链稳定的关键。国际航运中心是指拥有良好港口物流条件、完善航运服务体系,航运及相关产业发达,在全球航运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全球港口城市。

  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与波罗的海交易所联合编制,long8-龙8(国际)唯一官方网站自2014年首次发布以来,已成为全球航运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评价体系之一。该指数对全球43个航运中心城市进行综合评价,涵盖港口条件、航运服务和综合环境三大维度,下设16项二级指标,为政策制定者、企业和研究者等产业链各环节提供参考。

  指数结果显示,2025年全球航运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前20名分别为新加坡、伦敦、上海、香港、迪拜、鹿特丹、宁波舟山、雅典—比雷埃夫斯、汉堡、纽约—新泽西、休斯敦、广州、青岛、东京、釜山、安特卫普—布鲁日、深圳、天津、洛杉矶、温哥华。

  如果拉长时间轴来看,中国主要航运中心的能级显著提升。根据《报告》,“十四五”期间,上海和香港分列第三位和第四位,保持全球领先,宁波舟山、广州、青岛、天津的排名均有不同程度提升。

  在该榜单中,青岛位居第13位,与2024年位次(第15位)相比上升了2位,彰显出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全球影响力和航运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提升。

  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国际航运中心汇集国际航运船舶流、航运信息流和航运资金流,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提高国际航运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柱。目前,long8-龙8(国际)唯一官方网站世界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有新加坡、英国伦敦、中国上海、荷兰鹿特丹等城市,这些城市不仅承载了全球货物集散、转运等功能,更是全球航运资源集聚和配置的核心。

  从国内发展要求来看,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在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建设青岛国际航运中心,也是在山东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中“打头阵、当先锋”的必然要求。既是发展之需,也是机遇所在。

  2024年,青岛发布《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打造东北亚航运枢纽中心”的目标,将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列入城市发展战略,青岛国际枢纽海港能级不断提升。

  为保障落地,2024年6月,青岛市委、市政府牵头成立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工作专班,由市委主要领导挂帅,着力解决港航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高效推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青岛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加快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旨在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其在全球航运版图中的地位。

  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工作专班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凝聚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合力,专班由青岛市交通运输局、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管理委员会、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山东港口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等30多家成员单位组成,有力推动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各项任务顺利进行。

  时隔一年,青岛这座城市以扎实的建设成效递交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期中答卷”。

  龙门吊昂然耸立、巨轮静靠港区泊位、自动驾驶集卡往来穿梭……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海面上,青岛港开启了吞吐万汇的一天,“中国制造”从这里走向世界各地,全球货物从这里进入国内市场。青岛取得“第13”成绩的基石,首推“港口条件”绝对硬实力。在《报告》中,凭借高效的集装箱作业效率与高产的百米岸线吞吐量,青岛港的“港口条件”指标稳居全球第二位。

  作为航运业的“硬件考场”,港口条件直接关联船舶停靠效率、货物吞吐能力和技术先进性。青岛的进位提升,说明其在深水码头规模、智能化设备覆盖率等港口核心领域已形成显著优势,是全球超大型船舶的优选靠泊地,这为青岛参与全球航运资源分配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基础支撑。

  硬件升级的目标,是支撑航线网络的“全球覆盖”。近年来,青岛港海向拓展“一带一路”及RCEP航线年新增“一带一路”航线条;陆向强化沿黄辐射,内陆港总数达51个、海铁联运线月份青岛港新增航线条,稳居北方港口首位。

  青岛港以“海向航线+陆向班列”的无缝衔接,打造“覆盖山东、辐射沿黄、直达中亚、连通全球”的物流网络,成为黄河流域最经济便捷的出海口,河南、陕西半数以上的出口货物从青岛港出海……2024年,青岛港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7.1亿吨、3087万标箱,稳居全球第4位、第5位。攀升的生产数据背后,是不断夯实的“硬核”基础设施托底。

  2024年9月,《青岛港总体规划(2035年)》获得交通运输部、山东省政府联合批复。新版总规提出青岛港“世界一流强港、航运物流枢纽、区域经济引擎、魅力活力空间”的发展愿景。新版总规立足青岛港口发展实际,全面对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将黄岛、前湾、董家口作为重要港区;规划综合通过能力超过8亿吨,较现有通过能力再翻一番。

  今年,青岛港又开工建设了总投资约770亿元的港口重大基础设施能力提升项目,涉及专业化码头、集疏运体系、港产城联动等领域。其中,在董家口港区就投入超400亿元建设北三突堤7-8#泊位、琅琊台湾湾底通用码头、琅琊台湾东部集装箱码头等重点工程,预计建成后将新增年通过能力2612万吨、1100万标准箱。项目全部建成后,董家口港区货物吞吐能力将超过7亿吨,相当于再造一个青岛港。

  截至目前,多个海港项目建设领域按下“加速键”:青岛港董家口港区液体化工仓储工程(二期)正式投产运营、航运金融中心项目落地、第二座40万吨级矿石码头竣工验收。卓越的港口条件,将为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撑。

  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本质是服务能力与创新生态的竞争。数据表明,航运服务能力已成为决定城市综合排名能否“破圈”的关键指标。除新加坡与伦敦长期稳居该项指标前列外,多数港口型城市在法律、仲裁、保险、数字治理等领域与国际一流水平尚存差距,说明“硬件领先”不等于“软实力强大”。

  与硬件的“长板”相比,青岛国际航运中心的“港强航弱”也非常明显。在航运服务这一维度排名中,青岛仅排名第16位,落后综合排名3个位次。而且,青岛在2023年航运服务的排名为15位,2024年下滑到17位,此番仅仅回升一位。

  要知道,在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中,港口条件权重仅占20%,航运服务权重占到了50%。实际上,这也是中国港口面临的普遍问题。除上海(第3)和香港(第4)外,其余中国港口航运服务排名均低于综合排名,折射出“大吞吐量、弱资源配置力”的结构性矛盾。

  在全球航运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发展航运服务业已成为提升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的关键。

  应当看到,在新加坡、上海等国际航运中心在形成的过程中,港口的大进大出是基础性支撑,是吸引高端航运要素集聚的“底座”。而航运金融、航运保险及仲裁、航运交易等诸多高端航运服务,以及资源配置能力和营商环境,这些对于国际航运中心而言,则是更为关键的指标。

  青岛要实现国际航运中心排名争先进位,光靠硬实力还不够,提升包含航运服务和综合环境的软实力是关键。由此不难看出,如果能稍微提升一下航运服务指标,青岛国际航运中心排名有望继续迎来大幅提升。

  事实上,认识到这一短板,青岛已经开始启动软实力“加速补位”计划,将发展港口“软实力”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点攻坚任务。

  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2024年9月,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工作专班发布《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一2026年)》,青岛正在加快推进强化航运中心规划引领、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港口绿色低碳发展、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大力发展现代航运物流、加快拓展航运贸易市场、强化航运金融服务保障、促进港产城联动发展、提升口岸服务功能、提升海事法律服务能力、强化海事人才引进培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育港口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等13项重点任务。通过“硬基建+软服务”双轮驱动,推动青岛从物流港向贸易港、金融港、数智港转型。long8-龙8(国际)唯一官方网站

  根据《行动方案》,到2026年,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初见成效;到2028年,青岛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和框架初步形成;到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国际航运中心。

  与此同时,《青岛港总体规划(2035年)》抓重点、固强项、补短板,进一步完善了航运服务集聚区港口功能配套——依托国际邮轮港区,加速聚集金融保险、船舶管理、海事仲裁等航运服务企业和机构;依托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重点发展国际贸易、航运物流等产业,强化发展国际中转、跨境电商、汽车整车进口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

  高端航运服务水平的提升,其难度远高于货物吞吐量等“硬实力”的增长。加快提升高端航运服务能级和航运资源全球配置能力,需要港口、航运、金融、司法、仲裁等各方协同发力、久久为功。令人欣喜的是,青岛在航运服务业涌现出一批突破性成果。

  就在今年2月,全球知名的专业船舶检验和认证机构——希腊菲尼克斯船级社亚洲总部落户青岛自贸片区,成为首个在青岛落户的船级社亚洲总部,这不仅填补了高端服务空白、提升了城市国际航运枢纽能级,同时也是在深化青岛的国际合作链接,增强城市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航运交易、金融服务支撑方面,截至2024年,山东港口船舶交易平台已累计完成交易额27亿元,发展成为全国第三、北方最大的船舶交易平台,全国最大工程船舶租赁、拖轮交易、港航类设备物资处置平台。5月底,青岛自贸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正式启用,力争大宗商品储运基地纳入国家布局。在邮轮方面,青岛成为全国第三个、北方首批实现国际邮轮复航的城市,2024年接待邮轮21艘次,出入境人次达7.1万。2025年成功招引首艘国产大邮轮“爱达魔都”号到访青岛。提升海事法务服务水平方面,泰和泰律师事务所、上海江三角律师事务所落户青岛,为涉外涉海领域法律服务水平提升注入新动能。

  以港兴城、以城促港、港城共荣,充分发挥青岛港战略资源和“硬核”优势,积极推动港产城深度融合,塑造出港口城市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以此吸引更多航运要素聚集青岛,形成港产城互联、互补、互促的良性发展态势。

  《报告》排名结果显示,全球航运中心格局在总体稳定的基础上正在发生深层嬗变,绿色转型、服务升级与数字化能力成为新一轮竞争的关键变量。

  AI、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加速渗透至港口调度、船期管理、能效分析、风险控制等关键环节。青岛港打造了全球首个港口服务类大模型——方舟TaaS,聚焦海运进出口贸易流程的关键环节,依托港口物流链海量的数据资源,全面覆盖船东、货主、货代等港航口岸用户群体,推动港航口岸服务智能化升级。

  绿色低碳方面,多地正竞相打造清洁燃料加注中心,航运脱碳成为不可回避的战略课题。例如,欧盟“航运纳入碳市场”政策正式落地,引发全球范围内绿色船舶、碳资产交易等新业态的迅猛发展。

  面对绿色低碳转型大趋势,全球主要航运中心都在抢抓“换道超车”窗口期。在这方面,青岛自然不甘人后。6月14日,在青岛港前湾港区,“大源油8”轮成功为国际巨轮“现代温哥华”号精准加注1300吨生物燃料油。此次加注作业标志着中国北方港口首单国际航行船舶生物燃料油加注业务落地,青岛港绿色航运迈进重要一步。

  今年,青岛将聚焦优化综合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查验监管模式,强化关港数据共享,加大“智能分流、顺势验放”等模式推广;持续提升综合服务,加强“智慧口岸”建设,制定大型邮轮进出港安全保障方案,实施“五优先”通航服务举措;持续提升综合服务,加强“智慧口岸”建设,推动口岸物流业务无纸化,加快推动口岸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广袤无垠的大海,机遇涌动,城市发展的动力,蕴藏其间。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和海洋强国的背景下,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再次奋楫扬帆,书写经略海洋、向海图强的新篇章。

  “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自2014年设立以来,已连续发布十二年,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波罗的海交易所共同编制。该指数基于全球43个主要航运中心城市,在“港口条件”“航运服务”和“综合环境”三大一级维度下的16项二级指标,进行系统性量化评估,广泛应用于政策制定、行业规划与学术研究。

  港口条件包括吞吐能力、码头设施、港口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航运服务涵盖航运金融、法律仲裁、保险服务、信息化水平等专业服务能力;综合环境则衡量营商环境、政策支持、地缘区位与可持续发展潜力。

  这一指数已成为全球航运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评价体系之一,已经成为国际航运界广泛认可的衡量标杆,也反映了航运强国在新时代所需具备的综合能力。long8-龙8(国际)唯一官方网站

龙8新闻资讯 丨NEWS

联系方式丨CONTACT

  • 全国热线:0571-87859897
  • 传真热线:0571-86090700
  • 业务咨询:0571-87859897
  • 企业邮箱:yanghan@163.com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